十来岁时,有阵子迷上了书法,没事就坐着练毛笔字。我知道自己并无写字的天分,只是一横一竖写得平直中正都让自己开心。
有天正练着,一位长辈拿着报纸经过身边,上面刚好发表了一些书法小天才的作品,他指着说:“你看,人家五岁的字就这么漂亮!”瞬间人就很沮丧,没兴趣练了。当时没胆也没智慧还击:是呀,我是不行,可你五六十岁了,字也不如这小孩呀。
这种教育方法,在现在的家长当中,也很流行。他们紧盯孩子的举动,一定要让他们达到某种“成功”。这剥夺了孩子玩的乐趣,孩子通过玩,获得自我认知,毛笔字可能练不出头,可是他从其中获得了快乐,锻炼了耐心,美感得以提升,这些都成为他看不见的品质。
我属于比较不怕打击的,但这种教育方法落下的痛苦记忆,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平复。有些天性比较脆弱的孩子,做什么都被暗示“你不够好,你还应该更好”,他的性格就扭曲变形为否定自己,事事贬低自己,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好——父一看还挺开心:这孩子,有谦虚的美德。
有害怕成功,有人恐惧美好事物,有人追求的目标就要实现,却落荒而逃,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太差”,配不上。你可能也有这样一位朋友,虽然智商或能力出众,却不停需要你的鼓励和赞扬,才暂时有点信心。他自我肯定的机制已经忘掉了,不得不外包。这样,最终还是活在别人的意志里,成为另一个“更优秀的人”的奴隶。
我感觉,独生子女,被这种教育毁掉的更多。我的同龄人,基本上三四个兄弟姐妹,可分摊一下长辈的折腾,家庭环境再冷酷,记忆里和小伙伴们不受干扰一起闲逛游戏的时间也很多。一个孩子,要承载的各类“优秀”太多,处于无死角的“关爱”当中,被打击的程度更重,各种长不大的孩子多了起来:寄生、依赖、脆弱、极度自恋、害怕失败、无尽索取……
当然,打击的技术还是有进步的。现在父母看到孩子练字,心里觉得他不够出色,却笑里藏刀:孩子,你真是努力!暂时写不好,没关系!将来一定能当书法家!隔壁的XX原来字也不好,练了半年,开作品展了!balabala,把孩子玩的乐趣、自我认同的过程,照样打掉。
看一个孩子在练字时,你或许可以教他一点技法(如果你会的话),最好不要干扰他,他不必做“更有意义”的事,他也不必成为最优秀的书法家,否则,王羲之以后的人,都无练书法的必要,因为最牛也只能当第二名。
最可能让一个人活得无意义的方法是,从小就逼他过有意义的生活。
有好事降临时,一流的大学录取你,好公司录用你,你赚到了大钱,漂亮的小伙追求你,你名气变大;如果你第一反应是:我不够好,配不上。那么,你应该马上启动第二反应:我的第一反应是错的,我足够努力,我很开心努力有回报。
罗胖曰:
在父母面前,我至今也休想讨到一句鼓励和赞扬。
以至于我们这一代人落下了一个毛病,
一听别人赞扬自己,就浑身别扭。
不是因为父母不爱我。
而是因为他们只关心未来——
1.现在猛花钱,你将来老了咋办?
2.现在工作这么累,你以后身体垮了咋办?
3.今天夸你一句,你要是骄傲了跌跟头咋办?
至于我今天爽不爽,似乎从不重要。
有同感的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