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电脑前半天,文档却只写了几行字;明明有一堆工作要做,却忍不住反复刷手机;完成任务后总担心有疏漏,反复检查却找不到问题……这些看似“拖延”“分心”的表现,其实是职场“隐形耗竭”的信号——长期的压力内耗,正悄悄吞噬着职场人的专注力与效率。
压力内耗的核心,是 “心理资源的过度消耗”。当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大脑会一直处于 “警戒模式”,即使没有具体的紧急任务,也会不自觉地思考 “会不会出问题”“能不能做好”,这种持续的心理负担会快速消耗精力。就像手机后台一直运行着多个程序,即使屏幕熄灭,电量也在不断流失。职场人看似坐在工位上 “忙碌”,实则大部分精力都被内耗占据,真正用于推进工作的能量所剩无几,自然效率低下。
更易被忽视的是,压力内耗会形成 “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当员工因内耗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看到同事快速推进任务时,会产生 “我不如别人” 的自我怀疑;这种怀疑又会加剧心理压力,进一步消耗精力,导致效率更低。比如,有人因担心报告写得不好而迟迟不敢动笔,越拖延越焦虑,越焦虑越写不出来,最后只能熬夜赶工,质量也难以保证。
长期的压力内耗,还会引发 “身心俱疲的连锁反应”。心理上的疲惫会逐渐传导到身体层面,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身体的不适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状态,让人更容易陷入烦躁、低落的情绪中。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不仅会让员工的工作绩效持续下滑,还可能导致请假增多,影响团队整体的工作进度。
很多职场人误以为 “效率低是因为不够努力”,却没意识到根源在于未被妥善处理的压力内耗。《情绪管理与职场解压》课程能帮助员工看清压力内耗的本质,掌握减少内耗的实用方法,重新找回专注工作的状态,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当团队成员都能摆脱内耗、高效工作时,企业的项目推进速度会加快,整体绩效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