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毛泽东心目中,“中国老百姓”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字眼。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用“民众”一词来统称“老百姓”。后来,他经常使用“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称谓。不管是“民众”还是“群众”,毛泽东对其还有更具体的划分。他提出:“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建国后他又强调:“必须坚定地信任群众的多数,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
后来,毛泽东常用“普通劳动者”来代指“工农基本群众”。晚年毛泽东,甚至讲过自己不及一个“普通劳动者”,明白地表露了他内心的“百姓情结”。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体现毛泽东这种“百姓情结”的,是他始终关注并抓住不放的干群关系。他一向认为,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平等”,即领导干部必须尊重群众,平等待人。
毛泽东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而民主是政权的保障。他十分厌恶“高贵”、“特权”,而喜欢“普通”、“平等”。这种平等意识,根本不同于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一类口号。毛泽东是将这种平等的干群关系,建立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铲除“贵族阶层”土壤,使广大领导干部保持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传统,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上的。正如他所指出的:“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此后,他又多次强调:“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许可摆架子。一定要打掉官风。” “这个问题所以要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很恶劣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大力倡导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将军下连队当兵等制度,都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下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实行这样的措施,“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 诚然,在当时环境下,确实存在毛泽东过度地估计国内形势、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观念,包括他使用过的某些尖锐、过激的语言(如“官僚主义者阶级”、“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等),但从中也能反映出他对于切实解决干群关系问题的异常关注和焦虑。
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仍十分注意并反复地提醒这个问题。他说:有些干部受到群众批判斗争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自以为了不起,就摆架子,有事不跟群众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主,喜欢骂人,训人,严重脱离群众。这样,群众就有意见。”“今后要吸取教训,很好地解决上下级关系问题,搞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
除了解决好干群关系的问题,毛泽东还十分关注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安危冷暖,并把是否认真解决这些人的实际问题,看作是否切实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否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检验标准。他认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要为这些“最基本群众”服务。
仅以和人们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工作为例,便可略见毛泽东对普通百姓的这种体恤与关怀之一斑。
1958年夏,毛泽东读了6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一口气写下两首七律诗:《送瘟神》。这两首诗用鲜明对比的手法,一忧一喜,一抑一扬,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农家出身的毛泽东,对于长年遭受病痛折磨的广大农民寄予的深切同情,以及最终送走横行一方的“瘟神”血吸虫的无比畅快。
1960年3月,毛泽东亲自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其中特别强调开展卫生工作对于保障民生的意义,指出:“环境卫生,极为重要,一定要使居民养成卫生习惯,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懂这个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意义。因此必须大张旗鼓,大做宣传,使得家喻户晓,人人动作起来。”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至今还能够记得当时流行的“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等标语口号。
1965年6月,毛泽东批评卫生部门的工作只注重为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服务,并主要是为其中的领导干部服务,而忽视了占全国人口85%的广大农民的医疗和健康。据此,他要求卫生部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各级卫生部门定期分批组织城市医疗队下乡,为广大农民看病;城市高干医院设置普通门诊,对一般患者开放。这些措施,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受到城乡人民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