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展开的职业倦怠调查发现,各行业员工工作倦怠程度为: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计算机(硬件∕软件)(27.5%),生物制药(27.2%),物流∕运输(26.6%),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务(23.8%),电子∕通讯(22.7%),汽车∕摩托车(20.6%),纺织品业(18.7%),教育∕咨询∕培训(18.1%),家电业(15.7%),金融∕证券∕投资(15.3%),房地产∕建筑(15.2%),传媒∕广告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10%),从中可见我国目前各类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极其严重。
大量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会侵蚀个体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降低个体的工作效率,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率上升,进而降低企业的组织绩效,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因此,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应当引起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同关注。
很多专家都对职业倦怠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为工作强度大,社会舆论压力大,工作前景惨淡、奖惩机制和工作缺乏自主性、员工心理素质不高等。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向员工提供工作轮岗的机会,增加工作的新新鲜感和挑战性。
其次,企业应该提供多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员工职业认知程度、心理素质和工作技能。
第三,企业管理人员要懂得帮员工减压,对员工的心理给予关怀,教育员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当发现员工情绪或行为等方面有倦怠的症状时,及时指导员工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