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授课方式看:注入式只运用讲授法,而且多为教师一讲到底,单纯灌注。启发式则灵活运用各种授课方式,包括讲解、问答、阅读、演示、实验、实地调查、观察等等。而基本的常用的则是回答、阅读、讲解、演示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启发式与注入式都有教师的讲解,这里究竟有没有区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由于这两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指导思想根本对立,所以它们的“同”只是形式上的“同”,其实质则根本不同。例如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是在认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归纳出作品的主题,进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使是教师讲得较多,也应视为有启发性。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这篇作品情节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等等,即便是采用问答法,也只能是注入式。
注入式也常常采用问答法。但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提问大而空,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等。而启发式则由浅入深,比较实在,易于激发学生思考。如果启发学生理解一篇作品的主题,总是紧紧扣住人物的性格、遭遇、命运,引导学生思考其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二是无疑而问,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而启发式,恰恰是在学生看似无疑实则有疑处问之,挑起其思维的矛盾。如有位语文教师在分析《药》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药”是不是就是华小栓吃的“药”,它还有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学生一开始对《药》这个标题并不注意,似乎也不存在疑虑,教师这样一问,就激起了矛盾,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三是答案一定要符合教师制定的框框,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听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拾金不昧的作文,他把主题、段落都给学生作了具体规定以后问道:当这位学生把失物交给失主时,失主问他的姓名应当如何回答呢?他竟一一否定了学生许多生动活泼的回答,说只能答“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