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已成为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公司承认,公司3名高管通过向咨询机构支付天价费用等方式来掩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证券所造成的亏损。而10年前,安达信倒闭、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等一系列恶劣事件也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
“众多企业频繁爆发出各种问题,制度管理只是浅层次的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管理。”稻盛和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在一次论坛上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各种“问题门”的时候,单纯靠制度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为这是商业伦理缺失的问题,也是企业家人性良知丧失的问题,只有唤醒人性,激发人本善的良性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在一个相关论坛上就曾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有正常人的道德标准,还要有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道德约束。而且在市场日益规范的情况下,越往后走,道德的尺度对企业家就越重要。 而在互联网时代,商业伦理更是企业进入全球的护照。在日本著名战略大师大前研一看来,由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等,都在注视着企业家,如果其个人行为有污点,或者公司做法有偏差的话,就会马上在互联网上被议论和放大。
因此钟灵山老师认为,商业伦理必须在每天的工作内容和细节中进行并贯穿下去。商业伦理精神是基于公司文化的,就像公司的DNA一样。公司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前行,但是有一些东西是需要保留的。成熟的公司需要改善的是战略组织,不能改变的是价值观念。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公司也在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这种商业伦理的DNA。据调查,Fortune杂志排名前1000家的企业,其中约75%都有明确的伦理准则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且很多企业设有企业伦理管理的机构或主管,他们会制定企业的伦理准则;对员工进行伦理方面的培训;处理员工在工作中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和疑虑,比如说性骚扰问题、泄密问题等等。 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地提高道德建设水平,西方一些政府的管制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例如,政府对经营道德上出现问题的企业在执行罚金上有不同措施:原本应处以罚金4000美元的事件,如果被罚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道德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0.05倍;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伦理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4倍。
企业伦理的外部制度建设同样可以从伦理标准的引导、伦理监督、伦理奖惩等多个角度进行。在加拿大等国,政府不仅有完善的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强制企业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还设有专门负责监督的伦理官员。
钟灵山老师认为,以先秦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思想,或许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和企业家的义利观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企业道德思想取决于决策者的道德素养,所以正如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里所言,企业家要有“道德的血液”。